中国和全球其他几个国家依然对石油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凸显了石油在地理政治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带来的不稳定性。数十年来,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在经济、贸易、联盟和冲突方面都深受石油的影响。然而,未来的变化正在悄然逼近。
上个月的短暂油价反弹再次证明了石油市场的波动性。在美国加大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82美元,创下四个月新高。石油供应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其他政策变化,如关税调整,同样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欧佩克+成员国在经历了多年的减产后,拒绝在4月之前增加供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呼吁美国加大石油开采力度,以压低油价,进而打击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的利益。尽管市场期待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包括14年来首次放松货币政策)能够提振石油需求,但中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国际能源署预测,如果全球石油消费量保持稳定,石油需求可能在2030年达到峰值。然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则认为,石油需求峰值不会在短期内出现。
短期内,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今年的石油进口量可能仅增长1%。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减少了汽油消耗,同时石油基化学品的生产有所增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预测,2026年至2030年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保持在70%左右,其中俄罗斯供应了近20%的原油。
中国及全球其他几个国家的石油消费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时代”何时到来——即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核能成本的下降,电力生产将呈指数级增长,逐步取代石油。
然而,即使电力逐渐取代石油,经济困境、战争、政治动荡和供应动态(如禁运和开采效率)仍将继续扰乱石油市场。市场情绪往往受到政治误读和毫无根据的恐惧影响,正如它们受到财务结果的驱动一样。
由于存在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预测错误在所难免。几年前,新冠疫情导致油价暴跌至历史低点,2020年4月,一项基准油价甚至跌至每桶负37.63美元。当时,许多专家预言“石油末日”即将来临。然而,随着全球需求的回升,油价迅速反弹。这一事件表明,意外情况可能会迅速颠覆普遍认同的趋势。
尽管大多数迹象说明,未来几十年全球(尤其是中国)仍将依赖石油,但石油市场也可能因供过于求而面临价格下降带来的压力。除非产油国大幅减产、地理政治学焦灼的事态升级或航运业崩溃,否则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持续承压。
尽管石油的霸权地位正在逐渐减弱,但它仍然在解释大国之间的新旧交往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石油依然是外交中许多冲突的根源。
俄罗斯利用能源资源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的能力比预期的要弱。欧盟通过制裁和寻找替代供应,迅速将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削减了90%。
中国则把握机会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利用其地理位置和全球战略野心。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国。随着乌克兰战争和西方制裁的持续,莫斯科急需中国这一重要客户来补充其国库。印度对俄罗斯原油进口量的下降、制造业疲软以及企业投资放缓,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
这种相互依赖,加上两国共同遏制美国影响力的愿望,使中俄关系达到了自1950年代以来的最佳状态。在石油和天然气的推动下,以及双方在全球议程上的共同利益,这种伙伴关系有望扩展到军事、经济和外交领域。
超级大国在中东的野心与能源相互依存的变化密不可分。自2023年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表明,全球经济在面对供应中断时是多么脆弱。加沙战争则揭示了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复杂的利益交换。
尽管如此,与1967年和1973年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支持者实施的石油禁运相比,石油作为政治武器的作用已有所减弱。产油国如今被迫以高价出售石油,以平衡预算并推动经济多元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沙特阿拉伯的盈亏平衡油价约为每桶96美元。然而,产油国很难达成持久的协议来维持这一价格水平。
尽管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呼吁减产并对伊朗核计划采取强硬立场,但欧佩克+目前并未增加产量。欧佩克+是否会在4月提高产量以安抚特朗普,还是继续收紧供应?事态的发展很可能是维持现状。
沙特王储·本·萨勒曼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将与美国的投资和贸易额扩大至少6000亿美元,这或许最能体现石油霸权逐渐衰落的时代。
世界从未经历过石油需求急剧下降的时期。随着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权力博弈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的能源格局将面临新的挑战。
男子因停车冲突被打骨折构成轻伤,打人者送来5万元私了被拒,案发3年多仍在侦办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山西大同市民张涛因为临时把车停放在小区无标识停车位上,引发与邻居的冲突。本以为道歉挪车就没事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2021年10月16日发生的“小事”,会变成困扰他多年的心病。2025年3月26日至28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大同,走访调查此事。
显然,不单单是要统一那个结果,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才是我们要的终极结果,只是这个复兴过程中的一环。
今年全球最大 缅甸7.9级地震 已致超过50人死亡 300人 受伤 目前大多遇难者遗体在曼德勒、内比都等地区被发现#缅甸 #地震 #缅甸地震
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缅甸7.9级地震应急响应 #地震 #缅甸 #云南 #瑞丽 #消防
3月28日(发布时间),#全红婵称现在不是巅峰 ,#全红婵称感觉状态在慢慢往下走 :先做好当下,目标先把体重减下来。#全红婵18岁生日快乐
缅甸7.9级地震,当地华人:估计伤亡很严重!泰国曼谷一高楼轰然倒塌:3人死亡,数十人失踪!曼谷进入紧急状态,多家出海中企回应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32分在缅甸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缅甸7.9级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根据中泰双方共识,中泰“蓝色突击-2025”海军联合训练将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位广东湛江附近举行。这是两国海军第6次举行该系列联训,对深化两国海军务实合作、提升海上联合行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最新!缅甸已有144人死亡,泰国高楼倒塌已致5人死亡、117人失踪!缅甸震中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一般是来做生意的中国人住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发表电视讲话称,缅甸地震已导致该国144人死亡,732人受伤。
下一篇:石油只是迪拜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