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石油的价值不言而喻,从驱动汽车、飞机的引擎,到制造日用品的塑料、橡胶,再到纺织业中的合成纤维,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中东地区的局势也和石油是分不开的,如此重要的石油,我国对此的策略常常会引人注目。
作为原油进口的巨擘,我国每年耗费巨资从全球各地购入原油,却又会将其部分加工成品油以较低价格推向国际市场。
其实我国并不算是石油绝对匮乏的国家,主要是因为油田已确定进入了老化期,产量越来越少。
就像大庆油田,到2022年,其年产量已从峰值的5000万吨下降至约3000万吨,产量越来越少。
而且我们的石油很多都埋得比较深,开采难度大,石油分布也比较散,各方面算下来开采成本是很高的。
相比之下,还是从国外进口更划算一些,差不多是10美元一桶,甚至有可能价格更低,所以进口原油在成本上更具优势。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与中东等地区相比,我国的油田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开采条件差,像中东地区石油分布密集储量更多,更适合开采。
石油和煤炭一样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命脉至关重要,也会影响国际局势的动荡,如中东局势、欧美对俄制裁等,同时我们为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也是做了很多准备。
比如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虽然不能完全的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至少在短期内可以应对突发情况。
还有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发展,我们现在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了17.4%。
在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领域,我国的成绩非常亮眼,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都是居全球首位。
除此以外,我们也在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去积极结交国家,现在我们已和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这不仅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还促进了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
所以通过上面的文字我们就能看出来,我们大量进口高价原油,这都是基于国内资源状况、能源安全和国家战略的综合考量的。
上面我们解释了为何需要高价进口原油,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低价出口成品油,这不是赔本的买卖吗?
近年来,中国在炼油产业上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建造了很多炼油厂,而且提炼技术也在慢慢的提升,产能很大,远超于了我们国内的需求。
我们将原油加工成为价值更高的成品油,除了满足自家,还可以出口到国外,也能多开辟一些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而我们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在国际贸易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年通过出口产品,赚取的外汇数额庞大。
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进口原油的支出同样不可小觑。
这一策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抵消了进口原油带来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维持外汇存底的稳定,而成品油在国际贸易中有很强大的创汇能力。
在国际成品油市场上,其通常以大量批发的形式出现,假如说我国提高成品油出口价格,就可能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现在成品油的出口主要通过三种贸易方式来进行:来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我国将近九成的成品油出口都是通过来料加工贸易实现的。
而且现在的税收政策对于来料加工贸易也有优惠,这样的优惠政策能让我们的成品油出口更具有竞争优势。
作为一种战略“保险”,成品油出口让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能够在市场波动时通过调整出口政策来撬动对方立场,从而达成更有利的协议。
我们出口的成品油主要是面向那些资源匮乏、需求旺盛、价格敏感且质量发展要求不高的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和南亚等。
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对石油产品有着较大的依赖和需求,但自身又缺乏足够的自给能力或稳定的进口渠道。
因此,他们就更倾向于从邻近地区购买价格低、质量合格且运输方便的成品油。
我国成品油的出口正好满足了这些地区的需求,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也能增强我们在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
所以大家都知道了,我们高价买原油,低价出口成品油,这是考虑多方面因素后的理性选择。
我们做的策略基本都是基于国家现状和发展的策略的务实之举,通过进口高价原油,我国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国内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
同时利用先进的炼油技术和产能,将原油加工成高的附加价值的成品油,再出口到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维持外汇存底的稳定。
我们出口成品油,不仅满足了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也使得我国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能够进可攻、退可守,通过调整出口政策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