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活动

国际石油市场将长期保持宽松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    发布时间:2025-06-24 06:41:29

  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石油需求在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不足、美国大选政策风向变化,以及碳中和驱动交通电气化等因素推动下,增长空间不足。供需格局的变化折射出低价石油时代的来临,新的石油供需再平衡正在形成。油气田、石油石化企业一定构建国际油价中低位常态化下的发展模式。

  进入2024年以来,全球石油勘探开发处于恢复期,中东、南美、美国是发展热点,在美国,一些大的并购相继出现,折射出复苏的迹象。对世界石油供应有重大影响的欧佩克的减产受到美国页岩油气产量稳定增长的“对冲”,国际油价得以稳定;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和能源制裁虽然依旧在持续,但俄罗斯及时作出调整市场石油贸易流向,石油与天然气出口收入甚至会出现了不降反升现象,俄罗斯的石油供应效应依旧。全球石油需求受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不足影响较为疲弱,使得石油供需总体宽松。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市场预期的惯性、国际地理政治学演绎过程中新变量的出现,未来较长时期内,国际石油市场将继续保持宽松状态。

  分析一致认为,本轮美国大选特朗普胜选后,待明年入主白宫,对前任拜登政府的政策“再纠偏”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在2021年入主白宫之初曾颁布系列能源新政,对其前任总统特朗普时期的能源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纠偏”,体现了、共和党在能源问题上的道路之争。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拜登能源新政对化石能源产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与打压,新政针对大范围的应用于页岩油气开采的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领域划出了红线,一些重点地区甚至被禁止应用该技术。虽然在其后的油气政策执行中也出现松动、执行尺度不是那么苛刻与严格,但总体上对化石能源的政策支持是持保留态度的,政府更加倾向于支持新能源,这一点在拜登执政中期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体现得更全面和系统。

  如今,再次当选的候任总统特朗普,支持化石能源的发展,主张为经济振兴提供低成本能源,主张制造业回流。能预见,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之火将继续旺燃,美国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除了自用,美国会有更多的石油通过贸易流向欧洲、亚太等需求大区,成为平抑国际油价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美国出口至世界各地的石油规模在1.7亿吨/年左右,预计今后这一趋势会继续。为更好恢复经济稳步的增长,依据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判断,美国对欧佩克的减产政策将进行某些特定的程度“干预”,以求稳定油价、抵御通胀。当前美联储出于刺激经济稳步的增长需要实施降息政策,加大市场中的流动性,此时就更需要通过大宗商品石油的充分供应对抗通胀。

  国际方面,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主张与拜登有显著不同,更希望早些结束这场冲突。若大选后的美国对俄罗斯油气出口制裁政策出现松动,欧佩克在美国油气和俄罗斯油气的双面夹击下,继续减产将面临丢失市场的较大压力,此形势下不排除欧佩克基于形势变化作出政策调整,各方同时发力有助于形成新的低油价下的全球石油供应均衡模式。

  大宗商品消费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和窗口。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多灾多难,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余波影响至今,危机之后又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经济发展雪上加霜。疫情之后各国一直在做恢复增长的努力,但效果并不及预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发展障碍陡增。

  刚刚落幕的美国大选让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前景进一步变得复杂。特朗普的执政理念强调“美国优先”,主张资本回流及本土产业振兴。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美国经济稳步的增长及就业增长,但从长期看存在着“小院高墙”式发展的诸多弊端,这一点在现任总统拜登时期就已经反映出来了。、共和党虽然在竞选期间政见不同、相互指责,但在施政时有相通之处。

  世界经济本就相互关联,各国在相互分工中形成协作关系,而“小院高墙”式的自我保护式的发展割裂了国与国之间的有机联系,抑制了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与资源配置效率,短期内虽可能让美国成为“白雪公主”,但也只能实现经济稳步的增长昙花一现,长期发展则缺乏后劲。若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不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度自然也会下降,据此判断,全球石油需求理论上不会有太大增长空间。

  低碳发展潮流及多国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交通电气化浪潮随之在全球大范围兴起,电动汽车、氢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速度较快,销量大增。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1400万辆,比上年增长35%,比2018年的销量高出六倍多。根据目前公开数据,截至9月,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达1150万辆,同比增长22%。考虑到下半年新车销量通常会更高,预计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全年销量将再创新高。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多国政府出台的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目前我国年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销量的40%左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导致成品油需求被大幅度替代,汽煤柴油需求增速下降,继而导致石油需求峰值即将来临。特朗普执政后可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减小,延缓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但中国和欧洲将继续担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力。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交通电气化是重要的改革领域。欧洲部分国家出台禁止燃油车销售时间表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销售。尽管在经历能源短缺后,以欧洲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对待化石能源态度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对化石能源更为包容,希望借助化石能源的兜底保障功能保障能源安全,但欧洲在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方面的探索并未停滞,今后交通电气化的步伐会一直持续。

  可以预见,全球石油替代在交通领域将常态化。就需求而言,目前支撑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是石油化学工业领域,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高端化工材料需求攀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对基础石油化学工业产品依然有大量需求,毕竟全球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带动的建筑、交通、工业升级都会引致石化产品需求。石油基化工新材料的生产成为拉动石油需求的主要力量。

  综上分析,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与恢复依然面临系列挑战,克服这些挑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在当前欧美实施关税保护、构筑“小院高墙”的大环境下,推动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难度会很大。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石油需求在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不足、美国大选政策风向变化,以及碳中和驱动交通电气化等因素推动下,增长空间不足。但是世界资源基础具备的石油工业依旧在供应石油,供需格局的变化折射出低价石油时代的来临,新的石油供需再平衡正在形成。必须构建国际油价中低位常态化下的发展模式,这是油气田、石油石化公司制作经营决策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石油化学工业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