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活动

欧佩克“朋友圈”缩编 国际油价控制权缩水?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    发布时间:2025-06-26 06:53:21

  安哥拉近日表示,由于在产量配额问题上产生分歧,2024年1月1日起退出欧佩克。虽然安哥拉的石油产量在欧佩克中占比不大,但其退出的消息还是引发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些微下挫。欧佩克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衷是为了打破“石油七姐妹”形成的价格垄断。但随着欧佩克的逐渐壮大,其更在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多年来,欧佩克一直通过控制产量配额来实现影响国际油价的目的,但由于成员国实力不均和经济情况各异,这种统一的减产政策分歧慢慢的变多,细数近十年欧佩克的“朋友圈”不难发现,退圈成员国已多达4个。

  欧佩克(OPEC)即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简称,其成立可以追溯到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等5个石油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发起。在成立后的15年内,卡塔尔、印尼、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和加蓬相继加入,成为由中东、非洲和南美洲等十几个资源国组成的庞大组织。

  在西方媒体上,欧佩克常被称为卡特尔,意指经过控制价格、限制生产或以其他方式限制竞争的一种组织。考虑到可能遭受反垄断诉讼,欧佩克一直抗拒这种定性。该组织成员进出也确实自由,加蓬曾于1995年退出,但2016年又重新加入;印尼于2016年11月退出;卡塔尔于2019年1月退出;厄瓜多尔于2020年1月退出;而最近的“退圈”国家则是安哥拉。

  欧佩克成立的初衷,是打破由7家一体化跨国石油公司(俗称“石油七姐妹”,包括:盎格鲁—伊朗石油公司也即bp、海湾石油公司、壳牌、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埃索]、纽约标准石油公司[美孚]和德士古)形成的价格垄断。当时,“石油七姐妹”根据单方面设定并公开的石油价格,与资源国谈判应缴纳的税费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以换取在这些国家的石油开采权。为了获得更高利润,这一些企业不断压低价格,欧佩克由此诞生。成立后前十年,欧佩克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与“石油七姐妹”的油价谈判上。但欧佩克最终目的是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得以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佩克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组织架构,从最初的价格谈判导向慢慢地过渡到对石油产量的控制,逐步开始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权方面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

  2016年底,为了进一步增加对市场的影响力、调整原油产量、稳定国际油价、保障产油国的经济收益,欧佩克与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合作协议,形成了松散的欧佩克+联盟。这11个新增成员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阿曼、墨西哥、巴林、文莱、赤道几内亚、马来西亚、南苏丹和苏丹,其中前5个国家的加入更是举足轻重。

  就探明石油储量和GDP规模而言,俄罗斯是欧佩克+最大的成员国。根据bp2021年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为1078亿桶。2021年,俄罗斯的原油日产量为1078万桶。俄罗斯被世界银行列为“中高收入”经济体。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也显示,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和沙特的第三大石油和成品油生产国。俄罗斯的经济并不单一,2021年,俄罗斯非资源非能源出口创下1930亿美元的纪录,比2020年增长了37%。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2位,探明石油储量为30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7%。哈萨克斯坦2021年的原油日产量为187万桶。通过结构改革,再加上强劲的国内需求、外国直接投资和大量石油储备助力,哈萨克斯坦的GDP大幅度增长,也被世界银行列入“中高收入”国家。田吉兹和Karachaganak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两个油田,产量几乎占该国总产量的一半。

  阿塞拜疆拥有7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相当于全球石油储量的0.4%。阿塞拜疆2021年的石油日产量为72万桶。1994年,阿塞拜疆与国际公司签署了首份石油合同,1996~2005年以每年10%的经济增长率实现了贫困率的急剧下降,油气生产和出口是阿塞拜疆经济的核心。阿塞拜疆被世界银行列为“中高收入”国家。

  墨西哥是拉美第二大经济体,拥有61亿桶探明石油储量。墨西哥2021年的石油日产量为192万桶,石油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55%的政府收入来自石油工业。过去30年,墨西哥的GDP增长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表现不佳。1980~2018年,墨西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略高于2%。该国经济目前正从2020年因油价下跌和疫情而经历的低迷中复苏。墨西哥2022年的GDP为1.32万亿美元,到2027年预计达到1.65万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墨西哥属于“中高收入”经济体。该国与美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后者是该国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新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已于2020年7月1日生效。

  阿曼经济传统上以渔业、农业和贸易为基础,找到油气发现后开始依赖石业,政府收入的68%~85%来自石油。阿曼拥有54亿桶探明石油储量,2021年日产量为98万桶。2014年以来,油价急剧下跌给该国政府财政带来了负担,拉大了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导致了巨额的年度赤字。为减少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阿曼正在制订以经济多样化、工业化和私有化为重点的发展计划。目前,阿曼石油主要面对亚洲出口。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中国就占其原油出口的86%,印度以6.2%位居第二,其次是韩国和日本。阿曼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经济体。

  欧佩克+的其他6个非欧佩克成员国是巴林、文莱、赤道几内亚、南苏丹、苏丹和马来西亚,共计拥有89亿桶探明石油储量。

  欧佩克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80.4%,而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的9.7%。两者联盟意味着一个拥有全球90%探明石油储量的组织,具备影响石油市场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该组织产量差异较大,在欧佩克内部,沙特的石油产量使得其他成员国相形见绌。2022年,该国每日生产1040万桶石油,几乎占欧佩克日产量的1/3。这使得沙特在组织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除了沙特,还有科威特、阿联酋等其他几个重要成员国“抱团”,成为真正左右市场的力量。因此,国外媒体经常戏言,真正的决策出自利雅得,而非欧佩克总部所在地维也纳。欧佩克+的俄罗斯资源体量与沙特旗鼓相当,也是该组织的重要“话事人”之一。

  欧佩克1982年起开始为成员国设定产量配额,每年几次在维也纳召开碰头会确定具体产量额度,但2020年疫情时碰头会的频率增加到每月一次。欧佩克确定配额的过程和因素均不透明,但有证据说明,配额与每个成员国的生产能力有关。由于欧佩克未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高度依赖石油收入的欧佩克成员国为获得更多的石油收入经常超额生产。这大幅削弱了欧佩克左右国际油价的能力。

  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14年油价大跌和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后,欧佩克在稳定油价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低油价下,欧佩克成员国产量配额的服从性得以大幅度的提高。2016年底,为应对美国页岩油对国际市场的干扰而新成立的欧佩克+,开始将生产配额调整为自愿分配,名义上这将赋予欧佩克更大的市场力量,尤其是吸收了俄罗斯这个有生力量,但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这些产油国遵守配额程度很低。

  2017~2022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阿曼、墨西哥等五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额生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欧佩克通过协调改变成员国石油供应量来影响油价的计划。此外,在较长时间内,一些成员国由于国内动乱、战争或制裁没有具体的产量配额,伊拉克至少在1998~2007年都未设定配额,利比亚2011年以来无配额,伊朗和委内瑞拉则是2019年以来无配额。

  虽然有很多研究提出欧佩克+对稳定国际油价并无实质性作用,但其丰厚的油气资源“家底”和低廉到令人咂舌的开采成本,使得欧佩克+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无法忽视的存在,尤其是在以预期为风向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上,这样的组织即便不“出招”,也是无招胜有招。

  2023年三季度以来,欧佩克+的减产在平衡全球石油供需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扭转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同时,此前因利率上升导致石油期货投资吸引力下降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消退,加息预期也有所降低,似乎一切对欧佩克+而言都在向好。

  然而,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近期发布的最新石油市场预测显示,美国2023年四季度的液态烃总产量达到2190万桶/日,其中原油和凝析油产量达到1380万桶/日,均创下全球纪录。与此同时,巴西和加拿大的石油产量也达到历史顶配水平。以美国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增幅有望在2024年再创新高,达到270万桶/日。

  这意味着,美国不仅是有史以来石油产量最高的国家,而且石油出口量(原油、成品油)也将接近沙特与俄罗斯石油产量之和。相比2008年美国石油产量处于62年来的最低值、出口量低至零的“惨状”,这个转变可谓翻天覆地。

  从需求角度来看,标普全球预测全球原油需求将在2024年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但需求增幅仅160万桶/日,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新增产量就足以完美覆盖。

  标普全球还分析称,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增长与欧佩克+的减产,将使2024年布伦特油价在75~100美元/桶来回波动。欧佩克+努力控产将为国际油价设定一个底价,即阻止其跌破某个价格下限,而油价向上又会导致非欧佩克+产油国(尤其是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较高的美国)的石油产量增长,从而对油价形成抑制作用。彼时,为防止油价过度下挫,欧佩克+将面临更加大的减产压力。双方的博弈将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而这个平衡的达成,很可能是欧佩克+逐渐失去市场占有率的过程。

  安哥拉退圈后,有分析师认为,这是欧佩克+在非洲影响力衰退的表现。欧佩克+对自身影响力的减退并非全无知觉,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以扩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邀请巴西加入欧佩克+。

  同样是在2023年11月召开的欧佩克+减产会议上,巴西能源部部长代表总统卢拉宣布,将应邀于2024年1月加入欧佩克+。巴西宣布加入欧佩克+后,其货币雷亚尔受到了更多关注。

  分析认为,巴西加入欧佩克+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通过加入欧佩克+,巴西将在对国际石油市场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的谈判桌上占据一席之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庞大的石油资源发挥国际影响力。这一战略联盟或将扩大巴西对全球油价的影响,甚至重塑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此外,这还标志着,巴西认识到与其他产油国合作以驾驭复杂石油市场的重要性。

  巴西是南美产油大国,盐下油气资源异常丰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巴西2022年石油产量为320万桶/日。巴西加入欧佩克+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和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的市场博弈中将出现一个巨大的变数。

  本报讯 路透社近期报道称,在安哥拉退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增加后,欧佩克2024年初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市场占有率损失。安哥拉退出后,欧佩克原油日产量将降至2700万桶以下,不到全球每日1.02亿桶总供应量的27%。上次欧佩克的市场占有率降至这一水平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当时全球石油需求下降了近20%。

  2023年12月初,安哥拉正式公开宣布退出欧佩克,原因是其与欧佩克在石油生产配额问题上存在分歧。安哥拉2023年11月的原油日产量为115万桶,与2017年的188万桶相比一下子就下降,这很大程度上是安哥拉老旧深水油田投资不足造成的。

  据路透社报道,欧佩克从始至终保持着30%~40%的市场占有率。但美国创纪录的页岩油产量已严重削弱了欧佩克的市场占有率。2023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到1310万桶的历史顶配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石油生产商为应对低油价提高了钻井效率和生产率。

  一些分析师预测,美国石油产量增幅将在2024年放缓,但也有的人觉得,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2024年的美国石油产量估计过于保守。

  欧佩克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损失可能只是暂时的。欧佩克预测,到2045年,欧佩克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40%,这主要是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从21世纪30年代初将开始下降。

  欧佩克预测,2045年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达到1.16亿桶,比其2022年报告的预期高出600万桶,主要受到印度、中国、非洲和中东需求量开始上涨的推动。

  分析师认为,印度将成为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开始上涨的主要推动力,这主要得益于该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此外,随着印度政府最近支持燃煤发电,该国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转型预计比中国慢得多。(李 峻)